本文目录
算命的为什么算的那么准能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吗`/我心里有阴影了啊`/我该怎么办如果有人特别迷信,怎么让他改正呢其实算命的也不完全都是靠猜,大部分人之所以觉得算命的人算的比较准,实际上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理作用,另外很多上面的人其实也都是看过《易经》。这本书应该也算是我国流传下来比较古老的一本书了,所以说里面有很多封建迷信的思想以及一些虚拟飘渺的玄幻道术,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的来看待《易经》。《易经》当中其实也是蕴藏着一些古老文化的精华,里面更是凝聚了很多新人的智慧。
其实很多比较有名气的算命先生基本上都是读过这本书的,另外他们也是掌握着一些阴阳学说,这部分算命先生就会以这些东西为基础来给别人算命。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,算命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,这部分人只是比较精通心理学,利用人们的表情以及一些动作来做出一些判断而已。
你比如说如果晚辈去帮长辈算命,那大多都是看一下长辈的身体状况如何,这部分算命先生则是会通过算命人的说话语气以及一些细小的动作,来判断出家里长辈的身体状况,这其实就是一些心理学而已。再加上这部分算命先生本身对《易经》还有一些阴阳学说,也是非常的精通,所以我们老是会觉得这些算命先生能够说出一些高深莫测的话。
但如果你对算命结果来进行一个仔细的推敲,就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算命结果,大多都是一些比较模棱两可的回答,人的感觉就是天机不可泄露。在回家之后,如果你发现应验了,那你就会觉得这个算命先生算的特别的准,那如果没有应验,由于对方给出的结论本身就很模棱两可,所以你也不会觉得对方算的结果不太准确。
姑娘,你也太傻了,怎么连算命的话都相信啊!
算命是一种骗人混饭的职业,因为有市场,才成就了他们,所谓市场就是你们这些相信命运的人们。
算命都是按着一定的套话蛊惑人心,使你们心里增加思想负担,心甘情愿的掏银子给他。
老汉知道,过去好多算命的瞎子,晚上住店都要互相交流一天的收获,你知道叫什么吗,叫“审囚”,一天算了多少命,就是审了多少囚。把接受算命的当做囚犯,倒也“有理”,直率!
姑娘,现代算命的欺骗性更大,把什么周易的老古董都搬出来了,还说什么科学算命,都是扯淡,一派胡言,歪理邪说。
老汉是七十岁的老人,一辈子不相信这些,日子过得也很惬意。老汉希望你不要在算命了,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,只要自己把握机会,择偶一定会成功的!
事物的认识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偏差,迷信也是人在认识上的偏差。根本不同之处在于,人的认识偏差,可以比较容易的在实践中得到纠正。迷信是人对于自身的认识过度的相信,使人丧失了自我纠正的能力。
人的认识偏差应该纠正,迷信更应该破除。
迷信靠什么破除?靠我们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。
比如,算命是不是迷信?给人算命的,自身可能对命理学缺乏研究,他们的欺骗行为带有迷信色彩。求人算命的,他们更不了解命理学,(如果他们了解,就不用求人算了。)以为算命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,这也是迷信。但这些行为只能说明他们自身认识的偏差,不能说明讲命运是迷信。
破除对“命”的迷信要靠认识命运来破除,不是靠拒绝认识来破除。《易经》是讲迷信吗?不了解《易经》,怎么下结论呢?既使《易经》真的是迷信,也要在了解的基础上,剖析其病纰,才能揭示真相,讲清道理。
科学有其自身的局限,科学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谬误,比如,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。今天科学上的认识,也决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正确。对科学也可能形成迷信,用迷信,哪怕是科学迷信,不仅不能破除迷信,反而会助长迷信。
迷信产生的主要根源是人对自身际遇的未知性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要深入了解因果。《了凡四训》是了解因果的一本好教材。了凡先生名袁黄,明朝人,有史可查。所谓“四训”是他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,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改造命运的历程。
了凡先生少年时遇孔先生,得《邵子皇极数》正传,孔先生还为他算定一生休咎(复为卜终身休咎。言某年考第几名。某年当补廪。某年当贡。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。在任三年半。即宜告归。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。当终于正寝。惜无子。)。后了凡先生苦读诗书,参加科举,所中名数,十余年间,都不出孔先生的推算。了凡先生于万念俱灰时,得云谷禅师指点,懂得了“命由己作,福自我求”的道理,奋发改过积善,重获新生。了凡先生终于有了两个儿子,官至兵部职方司主管,享年七十四岁,赠封尚宝司少卿。
命怎么来的呢?佛教的轮回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,不过,简单的说,性格决定命运,我们的作为决定命运。
命是不是定的?命有但不是定的。如果命能改,又怎么叫“命”呢?举例说吧,实力是决定比赛胜负最主要的因素,但比赛胜负,和选手的临场发挥,心理素质,拼搏精神等因素都有紧密关系。命能不能改,就看你怎样去“比赛”。
有没有一种理论,可以把命和命的变化都“算“在其中?这话就不自信了,命既然能改,命就把握在你手中,还要“算”吗?《了凡四训》就是告诉我们“命由己作,福自我求”!这是多么的豪迈!
改造命运的总原则是断恶修善,具体做法,多看看《了凡四训》就清楚了。